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714.“你要作祭坛”表主和对祂的敬拜的一个代表。这从“祭坛”的含义清楚可知。用于燔祭和祭物的“祭坛”是指主的一个代表;由于“燔祭和祭物”表示构成对主的敬拜的一切,所以祭坛也是对主的敬拜的一个代表。倒不是说通过燔祭和祭物来敬拜主,而是说通过它们所代表的东西,即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来敬拜主(参看922, 923, 1823, 2180, 2805, 2807, 2830, 3519, 6905, 8680, 8936节)。
有两样东西用来代表主的神性人身,即圣殿和祭坛。主自己在约翰福音教导,圣殿代表这人身:
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耶稣是指着他身体之殿说的。(约翰福音2:19, 21)
祭坛同样代表这人身,这一点也可从主自己的话看出来,在马太福音,祂论到圣殿,同时论到祭坛说:
你们无知、瞎眼,因为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成了欠债的。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成了欠债的。你们无知、瞎眼,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马太福音23:16-22)
由此明显可知,正如殿代表主的神性人身,坛也是如此;论及坛的话与论及殿的话是一样的,即:使坛上的礼物成圣的,是坛。这表明,祭坛是一个渠道,其它事物通过这个渠道而成圣;因此,它也是主的神性人身,就是一切神圣之源头的一个代表。不过,祭坛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而圣殿则代表神性真理,因而天堂方面的主,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天堂。这解释了为何主论到殿说:“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接着又说:“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神的宝座”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天堂;而“那坐在上面的”是指主(5313节)。圣殿所代表的,也由圣所来代表;那里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就是柜子里面的“法版”(9503节)。
祭坛因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故是真正的至圣,并使凡触着它的都成为圣;这一点从下面出埃及记的经文可以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
要洁净坛七天,使坛成圣,坛就成为至圣。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出埃及记29:37)
这就是“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不可熄灭”的原因(利未记6:13);这火是取自香炉的火,而非来自其它源头(利未记10:1-6);因为“祭坛的火”表示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5215, 6314, 6832, 6834, 6849节)。
祭坛是主的一个代表,这一点从以下诗篇中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
求你用你的亮光和真理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进到神的祭坛,到神那里。(诗篇43:3, 4)
又:
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才环绕你的祭坛。(诗篇26:6)
至于祭坛是对主的敬拜的一个代表,这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基达的所有羊群都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羊要供你使用;在我坛上必蒙悦纳。(以赛亚书60:7)
耶利米哀歌:
耶和华丢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2:7)
“丢弃祭坛”表示废除来自爱之良善的敬拜主的代表;“憎恶圣所”表示废除来自信之真理的敬拜主的代表。
以西结书:
你们的祭坛必被拆毁,我也要将你们的骸骨抛散在你们祭坛的四围。你们的祭坛必然荒废,变得凄凉,你们的偶像要打碎,不复存在。(以西结书6: 4-6)
“拆毁、荒废、凄凉的祭坛”表示属于代表性敬拜的事物将要如此毁灭。以赛亚书:
祂叫祭坛上所有的石头都变为散落灰石的时候,雅各的罪孽才得赦免。(以赛亚书27:9)
“散落灰石”表示关于敬拜的一切真理。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他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造的。(以赛亚书17:7, 8)
“自己手所筑、自己指头所造的祭坛”表示出于人自己的聪明的敬拜。
何西阿书:
以法莲为犯罪增添祭坛。(何西阿书8:11)
“为犯罪增添祭坛”表示发明毫无价值的敬拜形式。又:
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10:8)
这描述了邪恶和虚假将进入并构成敬拜。
以赛亚书:
当那日,在埃及中间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以赛亚书19:19)
“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表示对主的敬拜。
由于本章所描述的祭坛是轻便可移动的,所以它是用皂荚木造的,并且还包上铜。但在原地永远保持不动的祭坛则是要么用泥土,要么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的。用泥土所筑的祭坛是出于爱之良善敬拜主的首要代表;而用未凿过的石头所筑的祭坛则是出于信之良善和真理而敬拜的代表(8935, 8940节)。然而,此处所描述的这种轻便可移动的祭坛是出于爱之良善敬拜主的代表;这就是为何它用皂荚木来作,并包上铜。
3518.“你快到羊群里去”表示到还没有与神性理性结合的家生的属世良善那里去。这从“羊群”的含义清楚可知,“羊群”是指良善(343, 415, 1565节),在此是指属世良善,因为这话是向雅各说的。事实上,所表示的是家生的良善,因为它在家里;而给以扫(他表示属世层的良善,3500, 3508节)提供野味的田野表示非家生的良善。在圣言的其它地方,“羊群”论及理性层的良善;但在这种情况下,“牛群”论及属世层的良善(参看2566节)。家生的属世良善是指人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或他与生俱来的良善;这种良善与从主流入的属世层的良善截然不同。关于属世良善的定义和性质,可参看前文(3470, 3471节)。因此,为了区分这两种良善,第一种良善被称为属世层的良善,第二种良善被称为属世良善。此外,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那里获得家生的良善,这两种良善本身也不同。从父亲那里获得的良善是内层,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良善是外层。对主来说,这两种良善最为不同,因为祂从父所拥有的良善是神性,但祂从母所拥有的良善因遗传之恶而被玷污。主从父所拥有的属世层里面的良善是祂自己的,因为这良善是祂的生命本身,由“以扫”来代表。而主从母所拥有的属世良善因遗传之恶而被玷污,故本身是邪恶;这良善就是“家生的良善”所表示的。然而,尽管被玷污了,但家生的良善仍可为属世层的改造服务。不过,一旦完成服务,它就被弃绝。
每一个正在重生的人都是这种情况。他从主,如同从一个新父亲那里接受的良善是内层,而从他的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是外层。他从主那里接受的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而他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被称为属世良善。一个人从他的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首先为他的改造服务,因为记忆知识或事实,以及之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正是通过这良善,如同通过愉悦和快乐之物被引进来。不过,一旦它作为一种手段实现了这个目的或功用,就会被分离出去,然后属灵良善出来并显现。这一点从大量经历清楚看出来,仅举一例:当一个孩子首先开始学习时,他被求知欲驱动,起初不是为了他自己所看到的任何目的,只是出于他与生俱来的某种愉悦和快乐,以及其它激励。后来,随着他渐渐长大,他为了某种目的而被求知欲驱动,如为了战胜别人或他的竞争对手;再后来他仍为了某种世俗目的而被求知欲驱动。但当他即将重生时,他受真理的快乐和愉悦影响,或说他的求知欲源于真理的快乐和愉悦;当他正在重生时(这发生在成年时期),他的求知欲源于对真理的爱,后来则源于对良善的爱。这时,之前的目的及其快乐就一点点地被分离出去,被来自主并在他的情感中显现的内层良善所取代。由此明显可知,之前表面上看似良善的快乐充当了手段。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手段不断出现,或说新的手段不断以这种方式相互取代。
此处的情形好比一棵树。树在初期或初春开枝散叶,之后随着树龄的增长或春天的进展,这树便以鲜花装点它们;然后到了夏天,它产生果实的萌芽;这萌芽继续生长,成为果实;最后它在果实里面产生种子,这些种子就包含类似它自己的新树在里面,实际上还潜藏着整片果园或花园;如果这些种子被播下去,这片果园或花园就成为现实。这些相似性或对比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也是代表,因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在天上的国度,因而代表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进而代表祂在每个重生的人里面的国度的一个舞台。由此明显可知,属世良善或家生良善虽是一种纯外在的快乐,事实上是一种世俗的快乐,但仍可作为手段而为产生可与理性层的良善结合,从而变成重生的良善或属灵良善,也就是来自主的良善的属世层良善服务。这些就是本章“以扫和雅各”所代表和表示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